治疗方法:
主方平瘤合剂由蛇六谷、象贝、莪术、川芎等中药组成。加减:痰湿之象明显者,症见头痛昏蒙,恶心呕吐,身重肢倦,舌淡胖,苔白腻,脉滑或弦滑,主方中重用南星、生熟米仁,加半夏、石菖蒲、茯苓等药涤痰祛湿;
血瘀气滞明显者,症见头痛剧烈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,痛有定处,固定不移,面色晦暗,舌质紫暗或有瘀点、瘀斑,舌底脉络色紫增粗或迂曲,苔薄白,脉细涩,主方加用川芎、赤芍、水红花子活血消肿;
火毒盛者症见头胀痛,烦躁易怒,呕吐频作,或呈喷射状,面红耳赤,口苦尿黄,大便干红,舌红,苔黄或白而干,脉弦数,主方加龙胆草、黄芩、栀子、大黄、车前子以泻火解毒,泻下攻积,引火下泻;
若肝肾阴虚明显者症见头痛隐隐,耳鸣眩晕,视物不清,肢体麻木,或便秘尿赤,舌红少苔,脉细数,主方合杞菊地黄丸加减以滋补肝肾;
如兼见气阴两虚者,多见于手术后或放、化疗以后,症见体倦乏力,气短自汗,口干舌燥,饮食减少,面色不华,舌淡苔薄,或舌红苔剥,脉细弱或虚数,主方加党参、黄芪、焦三仙益气健脾,沙参、麦冬、生地、玉竹滋阴养胃。
亦可根据症状进行以下加减:呕吐甚者加旋复花10g(布包),代赭石30g,姜竹茹12g;头痛甚者加全蝎5g;视物不清或复视者另服石斛夜光丸;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9g (后下),纳呆者加砂仁3g(后下),焦谷芽30g,佛手10g。
胶质细胞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由间质细胞形成的肿瘤,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及免疫特性,使手术、放射及药物疗法治疗难以收到理想的疗效,所以积极探索研究中医药治疗胶质瘤很有必要。
本病病位在脑,其病机为脑部清阳之气失用,顽痰瘀血互结酿毒,以致气血郁结,格于脑内,肿大成积。其病理因素不外痰湿、瘀血。
针对本病的病机特点,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,拟成以蛇六谷、象贝、莪术、川芎等中药组成的具有软坚散结、活血消肿功效的“平瘤合剂”以消瘤抗癌,不但缓解病情,减轻症状;
经治疗后能使复发灶消失,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,特别是一部分病人能带瘤生存。